云南旅游整治(云南旅游整治最新消息)
云南小长假期间团队游下降56%是旅游整治导致的吗?
根据报道,近日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了“五一”小长假旅行社接待游客的情况:云南全省旅行社接待游客比4月15日前日均下降56.9%;比4月15日至28日日均下降43.0%。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旅游定点购物取消以后,云南旅游产品价格普遍上涨,部分路线产品价格至少涨了两三倍。根据走访和在旅游网站上的价格对比:石林九乡一日游的价格由之前的100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三四百元;“昆明-大理-丽江5日4晚跟团游”的价格也从此前的五六百元涨到了1000元左右,高的近2000元。
也有组团社的工作人员也透露,整治措施实施以后,报团的人数明显下降,店内也冷冷清清,不少门店也关了。有些旅行社为了揽客,还向游客承诺,如在旅途中发生任何强制进店购物的行为,将退还全部团款。
实际上,在措施实施前,相关部门也有了预判。云南省旅发委主任余繁此前介绍,整治措施实施后,云南旅游在短期内肯定会受到影响,团队游的价格会上升、游客量会下降。“但从长期来看,只要把问题解决了,旅游市场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以后,来云南的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
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开辟云南旅游新路
云南一直是个旅游的胜地,那么在最近几年的话,对于云南的很多问题都会导致他们的旅游口碑并不是那么的好,所以很多人也不会再想要去云南去旅游,但是最近也对云南的一些旅游进行了一些严整,对于这些整改的方案,也是很能够去提升云南的一个旅游的服务了,我们就来看一下他们现在的一个具体的现实。
就是过去我们去云南旅游的话,会有很多人去推荐我们去买一些东西,那么这些东西价格都是很昂贵的,但是东西的质量并不是那么的好,可能我们买回家之后就会后悔,但是如果去退货的话,可能并不能够退掉,那我现在就针对了,这些做了一些整改的商贾都不能够去卖一些与自己的实物不符的一些东西,也不能够去欺骗消费者,去诱骗他们的购物。
那就是一些旅游景区里面的高收费,不仅是体现在门票的高价格,里面有可能也会有很多的东西,或者说是游乐设施都是比较贵的,那么去里面玩的话,对于一些穷游的人,或者说是一些不是太有钱的游客来说,都是很不能够享受到这些的,这也是很影响游客的一个旅游体验的,这些也进行了一些整治,所有的景区或者说是游乐设施都是要在一个规定的价格,或者说是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至少是要能够被游客所接纳的,所以这个也是能够很好的提升我们的一个旅游体验的。
去云南一直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我们向往那里的人,向往那里的风景,但是最近几年频繁爆发出的云南的一些旅游方面的问题,让我们对云南都有了些许失望,但是最近几年云南的整改也让我们看出了云南的一些对于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视,并且也是很好的去为游客着想,只要这些能够完整的坚持下来,那么相信很多人还是会去云南旅游的,那么云南在我们的心目中还是那一个让人向往的云南。
怎样客观看待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来源摄图网
2019年4月,云南提出打造“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瑞丽—腾冲—泸水—贡山—德钦”大滇西旅游环线,并于2019年6月6日正式启动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建设是对滇西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通过培育新业态、开发旅游新产品,充分展现滇西大自然之美、生物多样性之美、民族文化之美,提升旅游品质,助推云南旅游转型升级。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对推动滇西边境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助力怒江、迪庆等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串起”滇西旅游资源
“如果说滇西的高山峡谷、雪山草原、江河湖泊、火山热海、古城韵味、民族文化、边境风情、珠宝玉器等旅游资源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那么大滇西旅游环线就是串联起珍珠的那一根线。”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德聪说。
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大滇西旅游环线囊括多个区域,全长大约2400公里。其中,滇西大环线全长1600公里,大环线内再布局6条总长800余公里的小环线,总面积约11.98万平方公里,涵盖三江并流、高黎贡山、香格里拉、茶马古道、苍洱风光、玉龙盛景、怒江大峡谷等举世闻名的旅游区域。区域内海拔高差从700多米到近7000米,囊括了从热带到高寒地带的丰富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以及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
据了解,整个大滇西旅游环线围绕梅里雪山、玉龙雪山、哈巴雪山、白马雪山、碧罗雪山、金沙江大峡谷、澜沧江大峡谷等自然区块,聚集了531个独有资源点和知名景区景点。其中,仅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就有113个。目前,纵观全球,在11.98万平方公里范围内,旅游资源禀赋之高、富集度之广、资源类型之全,大滇西旅游环线堪称“举世无双”。
促云南旅游“凤凰涅槃”
据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1994年10月,云南提出“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旅游发展思路,开启了云南旅游“黄金时期”。近年来,云南旅游产业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大批国家级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城市、旅游强县、旅游名镇、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建设并投入运营;高标准景区景点星罗棋布;公路、铁路、民航全面发展……
截至2019年底,云南实现年均接待国内游客近7亿人次、海外游客近700万人次,年均实现旅游总收入近9000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数320余万人,间接就业人数600余万人。旅游产业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已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
然而,成绩斐然背后,云南旅游业发展不规范、布局不合理、潜力挖掘不充分、缺乏竞争后劲、对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足等短板和问题不断凸显。
近年来,云南持续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无理由退货”旅游革命“三部曲”,取得明显成效。但旅游产业远未达到“凤凰涅槃”的效果,原因在于新业态、新产品供给不足,缺乏推陈出新,产业整体“吃老本”问题突出。而通过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积极培育新业态、开发新产品,为云南旅游注入了强心剂,能推动旅游产业浴火重生,实现云南旅游的二次升级。
各类项目齐头并进
“德贡公路沿线的美景真是难得一见,令我终身难忘,真正的‘眼在天堂,脚在天堂’。”驴友王猛这样形容他踏足大滇西旅游环线德贡段的感受。2019年12月,王猛在德钦县游览过梅里雪山后,顶着漫天飞雪沿着德峭壁上穿过的公路令他胆战心惊,但也让他领略了怒江大峡谷的绮丽,茶马古道的悠远,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雄奇……
德贡公路是大滇西旅游环线内的德钦到贡山小环线交通要道,是一条美与险并存的壮美之路,也为促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提供了出行的便利。要推进旅游环线的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自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启动以来,云南积极构建环线快速交通、自驾旅游线路、风景道线路、生态徒步道“四道”为内容的四级旅游交通系统。同时,还推进徒步、溯溪、攀岩、自驾越野、低空飞行六大类88项不同类的户外旅游产品的全面建设。目前,在大滇西旅游环线内,共规划布局的38个重点特色旅游小镇、18个高标准旅游度假区、7个5A级景区、17个4A级景区,以及120个各类旅游营地、300个以上精品酒店和不低于2000家的高标准旅游民宿,正齐头并进建设中。
其中,交通方面目前推进较快,滇西各交通环线已初步实现连接。走进雪山草地、漫步苍山洱海、骑行怒江峡谷、俯瞰三江并流、旅居半山酒店、体验温泉热海、享受天然氧吧……眼下在一条交通环线上,就能初步实现“快走慢游”的旅游体验。
大力推进半山酒店建设
2020年4月以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在推进建设一年的基础上,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决策下,又有了新的部署:在原有的滇西北环线基础上,云南又规划新增了全长1600公里的“昆明—玉溪—红河—普洱—西双版纳—临沧—楚雄”滇西南环线,从而使大滇西旅游环线形成一个巨大的“8字形”大环线,并同步在大环线内延伸建设若干小环线,以开发个性化旅游产品。
下一步,云南将全力构建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特别是全面提速沿边高速公路建设,通过进一步织密高速公路网络,筑牢整个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发展基础。
此外,今年3月在腾冲召开的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云南明确提出将按照“自然资源+健康养生+娱乐设施”的思路,大力推进半山酒店建设。据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课题专家组组长葛羿介绍,半山酒店将是“健康生活目的地”核心载体和大环线旅游产品中的“拳头”。
所谓半山酒店,是依托茶园、梯田、雨林、鲜花、温泉、峡谷、雪山、草地等资源优势而建设的酒店,这样的酒店大都与山相伴、与水为邻、依山而建,统称为“半山酒店”。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半山酒店将围绕突出自然、生态、小体量、低密度,建筑物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要求,大力支持连锁酒店,推行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连锁经营模式。同时,还将从省级层面审核把关项目建设、生态环保等问题。
推进半山酒店的建设,有助于推动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也是应对云南旅游产品老化、缺乏推陈出新、新业态供给不足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大滇西旅游环线上半山酒店的规划设计、招标、招商、投资以及部分项目建设等正积极推进。
(刘宇)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
前几年,“不合理低价游”带来的种种乱象,将云南旅游一次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寄生于“低价游、高价购”模式上的既得利益者,织成一张盘根错节、纵横交织的“网”,成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障碍。云南省委和省政府以强有力的举措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向旅游市场乱象“开刀”,根除“不合理低价游”,力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开年,云南旅游在转型升级中迎来“开门红”:低价团少了,但游客没少:春节假期,云南接待游客超过34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0%,实现旅游收入241.7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
治乱象 出重拳
2月12日,云南省丽江市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发布最新一期旅游“红黑榜”:两名导游受到游客来信表扬,登上“红榜”;擅自变更旅游行程、与经营者串通欺骗旅游者消费的两名导游则被纳入“黑榜”。“红黑榜”背后,是云南越来越重视“游客体验”。
过去,强制购物、导游骂人等乱象,让云南旅游市场形象受损。云南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实质上是要动一部分人的“奶酪”。云南省以“不怕得罪人,也不怕惹麻烦”的勇气和魄力,持续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2017年4月,云南出台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重点对灰色利益链、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等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整顿,尤其是取消旅游定点购物等举措,得到游客欢迎。
整治一年多,成效初显。2018年,云南省共受理旅游投诉780件,同比下降53%,12301全国旅游投诉平台云南省旅游投诉从2017年的第六位下降到2018年的第二十一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和丽贵说:“原来铺天盖地、乔装打扮的低价游基本没有了;原来普遍存在、明目张胆的强制购物现象基本没有了;居高不下、此起彼伏的旅游投诉也大幅下降了。”
在大理古城,值守在一家玉器店门口的工作人员张思瑶正接受游客咨询:“玉器店是纠纷发生的重点区域,这个点是专门为游客提供咨询和投诉受理服务而设置的。当游客对所买货品不满意时,我们会协助退换,一旦发现有导游拉客行为,我们也会立即处理。”张思瑶介绍说,古城内像这样的点还有7个,大多设置在玉器店或者规模较大的旅游商品店。让游客“全程无忧”,成为云南旅游的追求。
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并不仅限于不合理低价游。云南省开展3轮景区问题排查,对设施设备滞后、资源品质退化、管理服务薄弱、游客投诉较多的A级景区给予严肃处理,取消10家A级景区等级资质,对22家景区给予严重警告或警告,对18家景区下达整改通知。
查案子 建机制
据统计,开展整治工作以来,云南全省共查处涉旅案件3000余件,查处旅行社362家、导游251人,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91家、吊销导游证20人,罚没款1.23亿元。
成效初显,云南依然冷静。云南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必须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和毅力,把整治坚持到底,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要走出这一怪圈,离不开对旅游市场秩序持续严打严管。云南省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作用,强化旅游综合监管效能,通过根除“不合理低价游”、加强旅游团队运行监管、加大“诉转案”力度和提高“行刑衔接”效能等四项举措,持续保持旅游市场整治的高压态势,稳步建立全省旅游市场整治的长效机制。
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如今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2018年10月,“游云南”APP正式上线。“不管是电话、文字还是语音,游客仅需提供事发地、投诉对象、投诉原因、****等简单的信息或‘一句话留言’即可发起投诉。游客不仅可以全程知晓投诉处理过程,还可以对不满意的处置结果发起二次申诉。”和丽贵说,新的旅游投诉机制实现了旅游投诉处理“全过程、全透明、全公开”,让游客在线投诉更方便、处理更快捷,以“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助推“游客旅游自由自在”。目前,云南省涉旅投诉24小时办结率超过99%,平均办结时间为6小时45分。
谁来监督监管者?云南省坚持每季度对州、市人民政府落实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考核评价制度,考评连续3次处于后3位的被约谈、连续3次处于末位的被问责。
抓整治 促转型
作为老牌景区,云南石林名声在外。明珠在手,如何吸引游客,却是摆在石林彝族自治县县长普建勇面前的难题。“光看风景不行,重要的是要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景区门票降价是大趋势。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周期长,如果现在不主动,未来更被动。”普建勇说,通过着力培育引进冰雪海洋世界、杏林大观园、喀斯特博物馆等项目,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石林。
旅游市场乱象是浮出来的表象,根子却在于粗放、落后、畸形的旅游经营模式。云南旅游高端供给严重不足,游客多集中在观光游,与目前度假游、体验游的发展趋势尚有距离。
如何推进旅游发展?云南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转型升级”,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原则和“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理念,推动“一部手机游云南”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游云南”APP不仅重塑旅游市场监管流程,更是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探索。一大早,游客李女士正在为要不要看看日照雪山而纠结,打开“游云南”,实时直播的场景给了她出门的动力。作为最大的景区实时直播平台,“游云南”APP已覆盖全省95%的A级景区。上线以来,智慧导览、智慧厕所、慢直播功能、精品线路推荐等各个功能得到不少游客好评。
“商业味浓,文化味淡”,曾经的丽江古城,三步一个鲜花饼店、五步一个非洲鼓商铺,同质化的旅游产品供给,影响了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印象。如今,走进丽江古城,东巴纸坊、东巴绘画、纳西木雕、本地民族服饰等文化体验活动数不胜数。来自湖南的游客王先生,同家人一起观看了街头情景剧“马帮传奇前传”,享受了花街上的长街宴,直言“这才是我们想体验的民族文化”。
游客需求的改变,促进云南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拓展市场。和丽贵介绍说,接下来,云南将着力实施“一部手机游云南”完善提升、旅游厕所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旅游品质提升、自驾旅游推进、康养旅游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品牌塑造、旅游市场持续严打严管等九大工程,力争2019年云南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当下的大理的确热闹非凡,突如其来的打卡人流俨然有着“报复性旅游”的态势,让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有些“崩溃”,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1
8月1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黎明乡黎明景区将举行一场非遗盛宴——第五届黎明葫芦笙艺术节暨非遗进乡村、进景区。就在7月27日,云南省博物馆分馆宁蒗彝族自治县摩梭人博物馆正式开馆。宁蒗摩梭人博物馆位于丽江泸沽湖洛水村。
“暑期以来,丽江旅游持续火爆。经历了疫情,丽江旅游业发生了很大变化,进入到了个性化旅游和旅行社团队旅游恢复并存的新阶段。”7月31日,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在电话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尽管疫情在全国多地依然反复,但云南旅游在这个夏天已经强劲复苏。据腾云文旅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从云南省航空月度态势来看,6月的客流量较5月明显提升。6月省外到达人数104.54万人次,环比增长80%,更多人从全国范围内来到云南。“7月的数据统计部门还没有公布,这才是暑期的开始。随着景区里的娃娃增多,我们明显感到了旅游旺季的到来。”上述负责人说。
一房难求
在重庆的小婵准备8月3日带孩子去大理旅游。和大理传统的古城、洱海、民族风情旅游观光相比,已经去了多次大理的她这次特意为孩子选了大理海洋酒店。她从朋友那里了解到,虽然身处高原,大理建了一个特色酒店:睡在房间里,通过窗户就可以看到海洋馆里的鱼类游来游去。孩子听说了兴奋得一晚睡不著觉。
小婵算了一下,虽然观景房一晚住宿下来达1000多元,如果加上旁边海洋公园的门票,一家人还要多好几百元,但相比海南三亚,她还是觉得划算。“毕竟,大理离重庆比从重庆飞三亚更近,来回更方便。”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让她没想到的是,早在7月中旬,预订酒店20来间的海洋观景房就几乎满房,只剩下一楼窗户小一点的房间。
类似的特色酒店在丽江也一房难求。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游客住在丽江的半山酒店里,不用出房间就能触摸大自然,打开窗户就能摸到森林里的绿叶。整个酒店和大自然完全融合,游客不注意很难发现有酒店。尽管定位高端,7月,该半山酒店早已满房。
除了主题突出、设计独特且和大自然高度融合的特色酒店受宠,舒适性强的高星级酒店同样受到游客青睐。
7月16日,吴洋在大理洱海边的五星级酒店铂尔曼酒店退房时,希望客房能延迟到下午两点但受到了婉拒,理由是团队客人已经在楼下等候打扫房间。除了游客订房,企业的会议订单也多了起来,有奔驰、嘉士伯、国内大型的医美企业等,进入7月后,铂尔曼的会议往往一天就好几场。
民宿持续受到打卡人士的追逐,尤其是年轻人。23岁的女孩潇潇利用假期到云南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玩了一圈。不惜因为洱海边的一张秋千照片,租了一辆车驱车几十公里到大理双廊的花音民宿打卡。
位于大理古城玉洱路上的风雪故城艺术花园客栈是一个拥有14间客房、小而美的网红民宿,7月以来该民宿基本满房。此外,大理木田、吾乡间、理想邦系列半山酒店等酒店,湖山云隐海景度假等民宿的预订咨询量也多了起来。据大理发布消息,6月29日至7月7日,大理的民宿入住率环比增加117%。
7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在大理火车站看到人山人海,大理至昆明的高铁车厢少有空位。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2022年铁路暑期运输客流主要集中在大理、丽江、临沧等地。伴随着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的热潮,大理火车站铁路出行量将进一步增长。
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一房难求的背后是云南旅游业正在复苏,其中特色旅游在后疫情时代爆发。
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进入7月以来,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泸沽湖等景区游客量增长迅速, “暑期档”带动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但今年夏天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雪山艺术小镇火了。
在文化名人的带动下,大批明星和游客追随而来,以世界遗产闻名的丽江古城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但这次是文化艺术人才的带动。
她说,8月20日开始,丽江市将迎来文化旅游消费季。到目前为止,丽江市已经建了27个文化院落,免费向游客开放。10月,丽江还会举办雪山音乐节,用盛大的演出来吸引游客。
在大理,夕阳西下。苍山的云和霞光的眷念让很多人对着天空举起了相机。松树、马灯、帐篷、野餐、篝火,大理郊外的露营基地连本地人也流连忘返,有的下班后驱车只为来帐篷里吃个晚饭。
“三年过去了,云南的旅游秩序和市场经历了史上最严格的整治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露营、半山酒店、艺术活动、非遗展出、高雅艺术都来到了丽江,我们有了很多新的旅游业态。”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
她进一步表示,自工信部6月29日公布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后,云南旅游市场就开始呈现回暖态势。国内暑期旅行正迎来新一轮的需求释放。云南作为传统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多元,具有开发各类特色旅游产品的优势,加上暑期昆明、大理、丽江等云南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云南已经做好迎接新一轮旅游热潮的准备。
在旅游复苏的`同时,云南省在疫情防控、市场管理、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持续发力。7月27日,丽江市旅游协会就发布了对游客暑期旅游的温馨提示,入丽前要提前做好核酸检测,在丽期间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出入交通场站、宾馆酒店、景区景点、酒吧和演艺场所等人员密接场所。
未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入丽后请第一时间就近就便开展核酸检测,丽江市在景区和不少公告区域实现免费核酸混检,全省率先。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2
暑期到来,自驾游、远途游、亲子游等悄然火热起来。网友们感叹,“全国一半的游客去了新疆,另一半跑到云南”。
相信大家已经从不少渠道见识到甚至亲身体验了这段时间独库公路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场面,而在祖国西南的大理,因为有着苍山洱海的胜景,加之气候宜人(当前气温15到21℃,全年均温11到22℃),同样成为不少游人理想的目的地。
据每日人物分享的微博,当下的大理的确热闹非凡,突如其来的打卡人流俨然有着“报复性旅游”的态势,以至于让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有些“崩溃”,他们吐槽,居然抢不到早饭。还有的说,不敢出门,到不到车、买不到奶茶,去趟古城,差点被挤沟里。
事实上,在短视频、小红书、携程等平台,大理各大景点人山人海的内容也是能翻出来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大理宣布,所有进入大理州的游客核酸混采检测免费,可见地方也在为促进旅游复苏添把力。
官方数据显示,6月25日,大理机场共保障飞行30架次、大理火车站发送和到达旅游达30439人次。多个旅游景区游客越来越多,逐渐重现往日热闹景象。大理古城日均接待游客12000人次左右,古城观光游览车最高接待量超4000人次。
云南旅游客流量持续提升,大理被人群挤爆3
继海南三亚之后,云南大理也遭遇了报复式旅游,这给当地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此官方回应,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疏导。
云南旅游方面表示,对于大家的旅游热,已经进行了相关疏导,同时会进行更合理的指引,以打消网友对疫情防疫的担忧。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半中国人去云南,挤爆了大理,听起来很是夸张,报道中提到,一些大理本地人崩溃了。“救救我,我一个本地人抢不到早饭。”“打车打不到,买奶茶买不到,我都不敢出去吃饭,生怕排不到,那天去大理古城,差点给我挤沟里。”
感受最明显的是交通:刚来大理时,木木打车还不需要排队,两分钟内一定会有司机接单;到了7月初,变成了排队几十人;7月15日,已经离开大理的她,收到一位留在大理的朋友的吐槽:“今天打车,排队的有一百多人。”也是在那一天,木木住的那间民宿的老板高兴地宣布,所有的房间全部被订完了。
面对涌来的人潮,丹妮喜忧参半。她之前是一名酒店行业从业者,在2020年和爱人一起来大理,也开了一家民宿,自此就是一段长久的沉寂期。现在,热闹回来了,“从没有在大理看到过这么多人”,但整座城市并没有做足准备。
民宿的一位客人,因为打不到车,在民宿里待了快一整天,下午四点才步行去附近逛了逛。还有的客人出去玩回不来,实在没办法,丹妮只能让爱人开车帮忙接回来。她还眼看着周围的民宿价格飞涨,几十元的涨到几百元,400元的涨到1600元,1000元的涨到4000多元。
大理和云南都在复苏:整个7月,大理预计将接待超600万游客;2022年上半年,云南共接待游客3.59亿人,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89.8%。
这份热闹与云南防疫政策变得宽松有直接的关系。自从工信部6月29日公布行程码“摘星”,来云南的游客不需要隔离7天,也没有了复杂的报备手续,3天做2次核酸就可以了。从7月19日起,大理还提供免费核酸,38个免费核酸检测点遍布在城市的不同角落。
另一个原因,是大理的火把节。之前两年因为疫情,大理并没有举办火把节,一年一度的节日变成了三年一度,也显得格外珍贵。詹达已经感受到人们庆祝节日的热情。
7月22日晚上,位于野猪林的一家农庄举办了小火把节活动,成群的游客被吸引过来,因为人太多,进村的马路被车辆与人群堵死。组织方没办法,告诉詹达他们,上一拨人离开后,下一拨才能进入。
在这个可能是史上最热的夏天,人们能去的地方是有限的,凉爽且防疫政策宽松的,只有那么几个,以至于“全国一半的人去了新疆,一半的人跑到云南”。
一成来之前,杭州热得像个巨型桑拿房,有人买了生鸡蛋,拿回家已经变成了半凝固的“温泉蛋”。但大理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在11-22℃之间。来了大理,他才发现,有许多和他口音相似的江浙沪人来避暑,其次是带着保姆出游的家庭,当然,还有孩子来参加各类夏令营。
云南旅游网_云南旅游_昆明旅行社_云南旅游团线路报价_云南旅行社_云南旅行团_云南旅游攻略网 » 云南旅游整治(云南旅游整治最新消息)